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独立游戏 > >> 正文

病理知识微课堂之缺血性结肠炎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忘仔忘仔 时间:2023-08-04 15:37:06

缺血性结肠炎·


【资料图】

缺血性结肠炎(ischemic colitis)是因血供障碍致肠壁缺血缺氧引起的肠壁损伤性病变。

临床特点·

缺血性结肠炎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,脾曲周围最易累及。主要症状是腹痛、便血、腹泻。

镜下观察 ·

缺血性肠炎手术标本,肠系膜血管血栓伴机化

肠黏膜毛细血管内可见透明血栓,嗜酸性粒细胞浸润

固有肌层平滑肌细胞水肿变性

鉴别诊断 ·

1

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:与缺血性肠炎均可出现伪膜结构,在内镜下,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伪膜更为弥漫。间质玻璃样变、呈萎缩样外观的微小隐窝、间质出血、黏膜全层坏死常提示缺血性肠炎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更多见,黏膜上半部分的隐窝扩张、坏死也主要在黏膜上半部分。

2

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: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在组织学上与缺血性肠炎很相似,两者较难区分。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毛细血管内血栓更多见些,但毛细血管内血栓也可见于缺血性结肠炎。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多发生在右半结肠,可能会有食不洁食物的病史,有助于和缺血性结肠炎鉴别。

3

黏膜脱垂:黏膜脱垂可以有缺血改变,如果出现黏膜肌增生,平滑肌向上升入隐窝之间则支持黏膜脱垂的诊断。

END

资料来源: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

上一篇: 王洞村:智慧牧场助力乡亲“发牛财” 下一篇: 最后一页
x

精彩推荐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