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YOTA2000GT是丰田打造过最经典的车型之一,也是其中最为稀有的车型之一,丰田在1967-1970短短三年之间仅制作了351辆2000GT,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日产的KPGC-110上。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双门轿跑的黄金年代,你可以在众多品牌之中找到双门跑车的车型,小至MGB GT大至福特Galaxie,甚至是昂贵如法拉利275GTB等,在世界各地如美国、德国、意大利与英国的汽车品牌都推出各种小型双门轿跑,价格区间也比较广,任君选择。而在1965年的东京车展中,丰田也终于推出了2000GT。
2000GT最初是雅马哈与日产的跑车开发计划,但最终日产否决了这项跑车开发计划,因此雅马哈携设计方案转投到丰田的怀抱。当时的丰田认为,比起制作普通的大众化轿车,一辆能够为品牌打造更多名声的运动跑车更能为品牌获取更多利益。丰田的加入使得这款经典的双门轿跑得以生存下来。TOYOTA 200GT动力由雅马哈来调校,2000GT以丰田皇冠的直六引擎为基础,但雅马哈为这颗1988cc直六引擎替换上了顶置双凸轮轴的缸头设计,将引擎动力提升至150匹,配上三组化油器与五速手动变速箱,0-100km/h只需8.6秒,极速更可达220km/h。2000GT同时也是日本首辆采用四轮碟刹系统的车型,并且丰田也首次在自家车款中配备四轮独立悬挂。
(资料图)
2000GT非常明显的是在模仿捷豹的永世经典E-Type Coupe设计;而其实相当有默契的是,同期日产也有一辆跑车(Fairlady)以类似的设计而成。尽管丰田2000GT的运动性能与外观造型皆可以拿下不错的分数,但唯一可惜的是,它在当时超过7000美元的订价实在太过昂贵,而导致销售毫无起色,7000美元比当时的福特Mustang还要贵上三倍左右,也比它的设计对手捷豹E-Type要贵上1000美元。因此,TOYOTA 200GT变成叫好不叫座的主,到1970年正式停产前只打造了351辆。但毋庸置疑的,丰田2000GT确实的在汽车世界史中占了一席重要的地位,纵使它并没有成功的在60年代获得回响,但丰田所评价的品牌利益则确实的收得不少成果,2000GT为丰田获得欧洲与北美的汽车产业关注,并开启了品牌新的一页,甚至在电影007之雷霆谷之中,以订制的2000GT敞篷车登上大屏幕。(真车图和文字介绍来自网络)
LCD的一贯做法是,放个1/18的卫星,然后必定是1/64的产品率先推出市场,而本次试玩的Toyota 2000GT就是这种情况,模型的比例是1/64,材质为合金;LCD的产品细节丰富,品质还过得去,关键价格也不高,妥妥的性价比之选;不过轮语在之前做2000GT灰模测评的时候已经提过,这款车并不算热门,而且二手价格也不算太高,据说LCD推出这款车模型也是因为其老板的一些情怀。
模型的包装非常“LCD”,白色开口纸盒,亚克力有机罩子,塑料底座,金属铭牌,这些都是100出头产品的日常了,但也过于老套了;纸盒内还有一张质保卡,不知道是否能对产品QC有一定保障。
因为LCD之前已经放出过1/18丰田2000GT的白模件,测评也是我们轮语做的,可见当时数据建模的工作都已经完成了,因此1/64的产品完全可以套用那个资料,而最近的模型展上好像也放出了量产前的上色版本,因此18比例的2000GT应该也快上市了,而现在推出1/64的也正合时宜,巴拉巴拉说了那么多,总结一句就是,这个2000GT形准没啥大问题;我们试玩的是红色和银色,漆面质感中规中矩,缝隙刻线也还行;门把手和侧转向灯等细节都是浮雕+移印来刻画,前翼子板上还有蚀刻片的2000GT专属标志;前置的后视镜为电镀塑料件,车窗边框为银色漆刻画。
模型的悬挂还算合适,而银色的大饼轮毂质感非常好,因为轮毂镂空基本没有,因此刹车系统也是忽略的。
车头中网和大灯结合,整体上是一个电镀的独立件,不过电镀饰条有点粗壮;两边的安全杠也是电镀独立件,转向灯好像是印上去的,大灯也是透镜的,有灯杯细节,车头的跳灯为关闭状态。
车尾也是大量的电镀件,尾灯也是独立透镜的,车尾还有蚀刻片的标志,排气管也是电镀独立件,管口处理比较粗暴。
多角度对比,1/64模型确实看看就好。
模型的漆面整体质感中规中矩,车身缝隙刻线也算均匀,毕竟LCD是模型大厂,品质底线有保障;发动机盖附近的通风格栅都是浮雕刻画的,还有部分涂黑处理,质感也还行;雨刮器是和前挡风一体的浮雕+移印,前盖的合页也是浮雕+移印的。
模型的底盘细节不多,只有排气系统是银色分色,排气管末段是独立件。
LCD的1/64的模型,玩的就是大量的细节表现,和更高的性价比,在PDD上价格甚至可以匹敌迷你鸡,性价比确实无敌,但现在1/64市场创新产品层出不穷,LCD也要努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