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李林
未来属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。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,只有接稳时代“接力棒”,方能勇担民族复兴重任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青年答卷。
坚定“信仰红”,擦亮忠诚担当的青春“底色”。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。从百年前的“救国一代”到今天的“追梦一代”,青年一代始终在赛道上奋力奔跑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青年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“主力军”,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,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扣好人生的“第一粒扣子”,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。要敢于“涉险滩”、多啃“硬骨头”、练好“基本功”、当好“多面手”,始终践行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铮铮誓言,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,与时代齐发展、与祖国共奋进。
扎根“泥土黄”,擦亮苦干实干的青春“本色”。“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”。苦干实干是检验青年干部成色的“试金石”。青年学子到农村“墩苗”,敢于“自找苦吃”,发挥专业所长,志在用奋斗书写青春。青年干部应深知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,深入基层一线、脚沾“泥土气”,争做“田坎干部”“泥腿村官”,做好村情、国情调研,放下架子,俯下身子,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,打通惠民政策进家门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,在实践中锻炼过硬本领,用斗志昂扬的“奋斗”与脚踏实地的“务实”让青春在基层大地绽放绚丽之花。
投身“振兴绿”,擦亮开拓进取的青春“成色”。基层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青年干部要敢想敢为,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,立足岗位,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敢于干事、努力成事。始终保持朝气与锐气,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姿态奋勇前行,当好群众的“宣传员”“办事员”和“服务员”,努力让地里的土特产“走出去”,将周边的“新农人”引进来,把“本地资源”转化为群众的“收入来源”。
唯实干,方能兴邦。未来的青年干部要结合自身专业所长,用脚步丈量沃野,用行动诠释担当,积极当好乡村振兴“领头雁”。要探索带动群众致富的“好点子”“新路子”,将时代改革发展的成果与红利带入寻常百姓家,变“驻村”为“助村”,努力续写无愧时代、无愧人民的青春华章。
(一审:印奕帆 二审:蒋俊 三审:石伟)